陈云升
陈云升,青年剧作家,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优秀青年教师(拔尖人才),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千人计划)第四期戏曲人才培养项目编剧班并担任班长,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活动策划、撰稿。硕士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创作理论方向),博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编剧艺术研究方向),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已在《戏曲研究》《戏曲艺术》《中国戏剧》《戏剧文学》《新剧本》《剧作家》《中国戏剧年鉴》《中国京剧》《大舞台》《当代戏剧》《新世纪剧坛》《广东艺术》《编剧学刊》《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剧本41篇/部,出版个人剧作选1部,参与主编书籍2部,已获全国性和省市级专业奖项35项。主要作品有高甲戏《范进中举》《罗刹记》(合作,排名第一)、粤剧《金莲》《精忠魂》《梦唐》、豫剧《南华经》、扬剧《千里送京娘》等,受邀为河南豫剧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福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江苏扬州市杨剧团等院团主要演员创作剧本,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福建省文化厅、广西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北京戏剧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戏曲艺术中⼼、福建省戏剧家协会、浙江省演出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5中国—东盟戏剧周、2016年第六届福建艺术节、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2019年2020年第六届和第七届北京当代⼩剧场戏曲艺术节、2020年“黄河杯”⼩剧场艺术节、2020年和2021年中国⼩剧场戏曲展演、2021中国李渔戏剧汇、2021年好腔调小剧场戏曲季、2023年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2023年广东首届黑匣子戏剧周、2023年杭州西溪艺术节、2024年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参评剧目、2024年第九届羊城粤剧节、2024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等演出活动。
一、研究方向
戏曲文学创作(戏曲剧本写作)、史剧理论。
二、主讲课程
《戏曲大戏写作》《戏曲小戏写作》《当代戏曲名家名作》《戏曲传统剧目整理改编》《文学写作基础》等。
三、发表论文/剧本41篇/部,出版个人剧作选1部,参与主编书籍2部。分别是,在南大核心《戏曲研究》《戏曲艺术》、北大核心《中国戏剧》《戏剧文学》和《中国戏剧年鉴》《中国京剧》《大舞台》《当代戏剧》《剧作家》《新世纪剧坛》《广东艺术》《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等刊物发表文章35篇,其中C刊4篇,北大核心4篇,综合大学学报1篇,省刊26篇;在《剧本》(增刊)、《新剧本》《大舞台》《剧作家》《广东艺术》等刊物发表剧本6部。具体如下:
(一)主编书籍2部
1.担任《编剧宝典——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演稿》副主编。
2.担任《雏凤清声——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副主编。
(二)发表文章35篇
1.《京剧剧目创作问题漫议》发表于《中国京剧》2011年第9期。
2.《试论<董生与李氏>的艺术成就》发表于《当代戏剧》2012年第1期,被2014年《中国戏剧年鉴》收录。
3.《现代粤剧<驼哥的旗>的重要意义》发表于《广东艺术》2012年第2期。
4.《诗心史笔描人性——新编京剧<花蕊>观后》发表于《广东艺术》2012年第6期。
5.《雷剧应该被“降级”吗》发表于《广东艺术》2013年第2期。
6.《如何改善戏曲创作》发表于《新世纪剧坛》2014年第4期。
7.《昆曲盛衰的几点思考》发表于《广东艺术》2015年第5期。
8.《<曹操与杨修>唱腔音乐解析》发表于《大舞台》2016年第7期。
9.《昆曲<李清照>的创作启示》发表于《大舞台》2016年第10期。
10.《琼剧<海瑞>的突破价值》发表于《大舞台》2017年第1期。
11.《论戏曲创作中史料与史剧的关系》发表于《戏曲艺术》2018年第1期。
12.《史剧定义辨析》发表于《戏曲艺术》2019年第1期。13.《忠实原著与现代表达的迷思——谈<赵氏孤儿>题材戏剧创作的三个问题》发表于《新世纪剧坛》2020年第1期。
14.《论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发表于《大舞台》2020年第2期。
15.《也谈戏剧热点问题》发表于《大舞台》2020年第3期。
16.《李白形象的生成与梦中梦结构》发表于《大舞台》2020年第4期。
17.《回归<水浒传>,再识潘金莲——写在小剧场粤剧<金莲>上演之际》发表于《大舞台》2020年第6期。
18.《谈<膏药章>的喜剧语言艺术》发表于《中国戏剧》2020年第6期。
19.《花鼓戏<蔡坤山耕田>的民间趣味与喜剧表达》发表于《当代戏剧》2020年第6期。
20.《湖北京剧的创作启示》发表于《中国京剧》2020年第11期。
21.《试论广义戏剧性与狭义戏剧性》发表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1年第2期。
22.《徐九经升官记》的创作技巧》发表于《中国京剧》2021年第10期。
23.《民间底色 文人情怀——青年编剧陈云升访谈》发表于《戏曲研究》第118辑(合作,排名第一)。
24.《浅论河北梆子传统丑角戏的民间性》发表于《大舞台》2022年第2期(合作,排名第一)。
25.《徐棻剧作的艺术特色与创新价值》发表于《中国戏剧》2022年第3期。
26.《河北梆子穷生戏的艺术特色与绝活赓续》发表于《大舞台》2022年第3期(合作,排名第一)。
27. 2023年《小戏的情节设置和情节组织》发表于《编剧学刊》第六辑(2022)
28.《叙事探索与人物创新——谈粤剧<金莲>的剧本创作》发表于《中国戏剧》2023年第2期。
29.《论河北梆子常演剧目的艺术特色》发表于《大舞台》2023年第4期(合作,排名第一)。
30.《河北梆子县级剧团生存现状与出路——以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为例》发表于《大舞台》2023年第5期(合作,排名第一)。
31.《谈小剧场戏曲的叙事手法与演剧样式——以粤剧<金莲>为例》发表于《剧作家》2023年第6期。
32. 2024年《论郑怀兴的史剧创作精神》发表于《戏曲研究》第130辑。
33.《徐棻剧本创作述评》发表于《大舞台》2024年第4期。
34.《史剧创作的“三不”原则》发表于《广东艺术》2024年第4期。
35.《论魏明伦的剧本创作》发表于《戏剧文学》2024年第8期。
(三)发表剧本6部
1.《熙宁变法》发表于2007年《剧本》增刊。
2.《沈清传》发表于《新剧本》2015年第6期。
3.《汾阳王》发表于《大舞台》2017年第5期。
4.《金莲》(文学本)发表于《大舞台》2021年第5期,《金莲》(演出本)入编2022年度《中国戏剧年鉴》。
5.《精忠魂》发表于《广东艺术》2024年第4期。
6.《风尘记》发表于《剧作家》2024年第6期。
(四)出版剧作选1部
2016年,《陈云升剧作选》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巴蜀鬼才”魏明伦先生题写书名,大剧作家郭启宏先生题词,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戏曲史家吴国钦先生和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大剧作家罗怀臻先生作序。
四、负责和参与科研项目4项。其中,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1项、市教委1项和院级1项。分别是:
(一)参与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历史题材创作研究》,是子课题《当代创作与实践》的成员。
(二)主持2020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北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挖掘与保护研究》。
(三)主持2022年度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优秀青年教师人才(拔尖人才)项目。
(四)主持中国戏曲学院中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小剧场戏曲创作》。
五、获得全国性和省市级专业奖项35项。分别是:
(一)理论获奖成果10项
1.《试论<董生与李氏>的艺术成就》获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二届广东省戏剧文学奖理论评论奖二等奖。
2.《试论<董生与李氏>的艺术成就》获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理论评论奖提名奖。
3.《京剧剧目创作问题漫议》获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三届广东省戏剧文学奖评论奖三等奖。
4.《忠实原著与现代表达的迷思》获“戏剧中国”2019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上佳作品(论文)。
5.《试论广义戏剧性与狭义戏剧性》获“戏剧中国”2020年度作品征集推优活动最佳论文。
6.《也谈戏剧热点问题》获“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征集推优活动优秀论文。
7.《史剧定义辨析》获河南省文联和河南省剧协主办的第六届黄河戏剧理论评论奖优秀论文。
8.《忠实原著与现代表达的迷思》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五届广东省戏剧评论奖入围奖。
9.《论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获第三十五届田汉戏剧奖理论奖二等奖。
10.《论郑怀兴的史剧创作精神》获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优秀青年学术论文(第一名)。
(二)创作获奖成果25项
1.2005年《熙宁变法》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剧本奖。
2.2007年《梦唐》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铜奖。
3.2012年《昭君出塞》获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二届广东省戏剧文学奖入围剧本奖。
4.2013年《王昭君》获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陕西省剧本征集活动三等奖。
5.2013年《黄飞虎》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编剧银奖(合作,排名第二)。
6.2013年《王昭君》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剧本银奖。
7.2015年创作高甲戏《范进中举》获文化部艺术司和广西文化厅主办的2015中国—东盟戏剧周优秀剧目奖。
8. 2016年创作高甲戏《范进中举》获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剧目三等奖。
9. 2016年《精忠魂》获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三届广东省戏剧文学奖·入围剧本奖。
10. 2019年豫剧《南华经》获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办的2019北京第六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
11. 2020年《郭子仪》获“戏剧中国”2019年度作品征集推优活动优佳剧本。
12. 2020年粤剧《金莲》获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办的2020年北京第七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
13. 2021年粤剧《精忠魂》获“戏剧中国”2020年度作品征集推优活动最佳剧本。
14. 2021年作品《风尘遗恨》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五届广东省戏剧文学奖入围剧本奖。
15. 2021年高甲戏《范进中举》获中国剧协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李渔戏剧汇优秀剧目。
16. 2021年高甲戏《范进中举》获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
17. 2021年豫剧《南华经》获河南省文联和河南省剧协主办的第六届黄河戏剧文学奖最佳剧本。
18. 2021年粤剧《金莲》获“好腔调”2021小剧场戏曲季最佳作品。
19. 2021年粤剧《金莲》获“好腔调”2021小剧场戏曲季最佳人气作品。
20. 2022粤剧《金莲》获“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推优活动最佳剧本。
21. 2022年粤剧《金莲》入选中国剧协主办的《中国戏剧年鉴》2022年度关注剧目。
22.2023年粤剧《金莲》获2023年首届广东黑匣子戏剧周优秀剧目。
23. 2023年作品《梁辰鱼》入选第七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合作,排名第一)。
24. 2023年粤剧《金莲》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一等奖。
25.2024年剧本《南华经》获“戏剧中国”2023年度作品征集推优活动最佳剧本。
六、社会评价
先后为广东粤剧院梅花奖演员蒋文端、河南豫剧院梅花奖演员吴素真和广州粤剧院一级演员李伟骢、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的新时代中国戏剧丑行领军人才褚育江等创作剧本,作品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武汉、南宁、福州、郑州、杭州、深圳、开封、金华、泉州等地演出时,受到了专家学者和观众的肯定和欢迎。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吴国钦、董上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静、云南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吴卫民、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苏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志远、《中国戏剧》主编罗松、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沈伟民、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丁科民等学者专家在《戏曲艺术》《中国戏剧》《文艺报》《光明网》《文汇报》《福建艺术》《东方艺术》《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八闽戏剧》《南国红豆》报刊和官媒发文给予了积极肯定。粤剧《金莲》是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和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小剧场戏曲剧目。中国剧协官微评高甲戏《范进中举》“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体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艺术创作精神,展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