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首页» 学生天地» 学生活动

三春抗疫正要紧,线上讲座进行时 ——戏文系举办2022年春季学期系列讲座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20

2022年3月,戏文系举办了国家级一流专业暨国家级本科课程建设系列讲座。为全面贯彻春季开学相关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教学工作,系列讲座均在线上举行,戏文系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聆听。讲座由戏文系主任颜全毅,副主任钟鸣,戏文系青年教师陈云升、陈杰主持。

陈均.jpg

3月11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均以《戏曲史与版画史的交汇——以牡丹亭为例》为主题开展讲座。首先,陈均老师介绍了版画和传奇的两个“黄金时代”,播放了“1978年木刻板印刷”相关视频,生动地切入了讲座主题。随后,陈均老师以《牡丹亭》为例,详细讲解了牡丹亭版画的三种谱系,分别是以图书释文的石林居士序本、图与唱和的臧懋循雕虫馆改本、诗意画的茅评闵刻本,并以图片方式生动地展示了《牡丹亭》在不同谱系版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特点。

最后,陈均老师指出,之所以在明代中晚期出现版画的广泛制作与传播,是因为当时文人阶层的扩大或士人文化的下沉所致。

罗周.png

3月15日、18日,戏文系邀请国家一级编剧、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以《昆曲写作》为题,开展两次主题讲座。第一次讲座中,罗周老师以古典题材昆曲创作为题,紧密结合自己创作的古典题材昆曲《世说新语》《浮生六记》的创作经验、个人体悟,以她创作的《世说新语》中[访戴]、[梦鸡]两折,系统讲解了古典题材昆曲创作中的构思、选材、结构、语言、布局、主题、范式等问题。当回顾自己的创作经验时,罗周老师提出“大量的写作经验让创作变成一件理性的事,可以让自己更有底气的完成创作”,她总结自己的创作模式为“素材-题旨-结构-文字”供同学们参考。第二次讲座中,罗周老师以现代题材昆曲创作为题,以她创作的现代题材昆曲《瞿秋白》为例,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指出在创作前期可通过阅读人物评传和年谱来了解人物的生平、经历进而进入到人物内心,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精神世界、价值追求等,达到与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同命运才能将人物写的更加丰满、生动、传神。

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罗玮老师为戏文系师生做《元朝历史脉络与关汉卿》为主题的讲座。罗玮老师认为任何文化现象都无法脱离其所处的具体历史情境,他首先从元代的主要历史脉络讲述了元朝的基本历史情况,介绍元朝的一些代表性成就,并详细分析元朝作为中国王朝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对于后世中国的深远影响。其次,罗玮老师以著名剧作家关汉卿为例,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了元杂剧的成就与元代特殊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最后,罗玮老师详细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元代历史的相关问题,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元代社会形成发展的历史缘由。

习志淦.jpg

3月16日、17日,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习志淦老师为戏文系师生分别进行了三次线上讲座。习志淦老师的戏曲创作成果丰硕,他先从自己的创作历程讲起,感慨与国戏结缘已40多年。在第一讲中,习志淦老师从选材、结构、舞台样式等角度出发,以他的代表作《徐九经升官记》和《洪荒大裂变》为例阐述了当代戏曲创作的技巧。《徐九经升官记》有着精妙的结构,在开场便将一个大难题摆在主人公的面前,而《洪荒大裂变》则代表了他在戏曲创作上的一种新的综合与突破。在第二讲中,习志淦老师又以他代表作《膏药章》《美女涅槃记》为例,讲述了在创作戏曲作品时,编剧应具有格局意识、创建好的戏剧情境,才能创作出生动鲜活、让观众喜爱的人物形象。在第三讲中,习志淦老师以他创作的话剧《牵挂》和京剧《襄阳米颠》为例,分析了他在当代戏曲创作中,提炼素材、构思细节、设计语言的成功经验。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习志淦老师采取“边看边讲”的方式,同学们一边观看他创作的戏曲作品视频片段一边聆听他细致入微地讲述。

2022年春季学期系列讲座的举办体现了戏文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了充分的新学期教学准备工作。邀请著名学者、编剧为戏文系师生举办讲座是戏文系积极培育优秀戏曲创作和研究性人才的要求,是戏文系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一环,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落到教学实处、取得有益成效。